思考教會與政治

張貼日期:2014/8/4 上午 04:53:32

教會如何處理政治議題?這是我最近常思考祈禱的問題。

崇拜聚會不是討論政見或發表個人政治立場的地方,所以無論教牧或崇拜主席都應避免用講台作政治宣傳或鼓吹個人政治立場。要分清絕對的真理及相對的「見解」,不要把個人見解當作絕對真理,也不要把絕對真理相對化,這是一般原則。

那什麼是政治或政見呢?這就難以簡單定義。

有一些事情較為明顯是政治議題,例如爭取公民提名的普選及佔中/反佔中,所以我們不宜講明要支持或反對某方案,方案不是絕對真理,但我以為聖經對「人人生而平等」,「公平公正」的處事還是有教導的,所以原則也是可以講的。具體來說,就是避免例如「求主讓公民提名的普選方案成功」之類的祈禱,卻可以為香港有讓人人平等可參與的普選祈禱:「主啊,你所創造的人每一個在你眼中都是寶貴及平等的,求主讓香港的選舉制度反映你對每個人的公平及尊重…」

而其他事件就不一定很清楚,例如我們早前以堂會名義上街支持「愛爸媽愛我家」遊行,其實也是否政治?又例如我在昨天(8月3日)講道中以溫州強拆十字架為例子,作為今日教會所面對的逼迫的例子,這是政治嗎?反對無理強拆十字架是否政治參與?反對政府的做法,反對限制宗教自由,是政治嗎?我認為也是政治,但這好像是逃避不了的政治,因為不是教會去攪政治,是政治來攪教會,教會可以裝作不知道不關我事嗎?如果到有一天靈光中文堂也被強拆時,我們又如何和政治劃清界線?正如有人說:當有一日香港教會的宗教自由被限制時,我們才知道原來「返教會」是多麼的「政治性」。在社會上高舉公平公義講道德其實已經是政治,除非我們只活在教會四面牆之內,裝作牆外什麼事也沒有發生,然而這是耶穌的教會應有的表現嗎?

借教會更新運動胡志偉牧師的文章節錄分享互勉:『堂會當然不能全方位參與所有公共事務,然而當有教牧把若干課題定性為「道德」,堂會應該參與;若干課題則為「政治」,堂會不應參與,這簡單劃分不能令人信服。性倫理放在堂會以外,就是公共課題(政治),地產霸權或政改諮詢,也是道德課題,涉及公義與誠信。

所謂「政教分離」,指的是政府與教會兩個組織的分隔,並非政治與教會的分開。地方堂會關注全港與所在社區事務是合宜的,昔日港人為九七回歸而憂心,為六四屠殺而痛心,堂會也臨在現場中,同樣現今大多港人掛心政改不成會出現佔中,我們不能迴避。「臨在」表示堂會敢於面對課題,引導信徒回到聖經、綜觀歷史、參考傳統、理性思考。「臨在」不表示我們已擁有答案與立場,我們只不過與港人同行,臨在掙扎、不安與憂慮當中。』全文章詳見:http://www.hkchurch.org/GenericStyles/Content.asp?ID=11455&PaperID=0010

歡迎多作討論互動,求主賜我們智慧及勇氣。

家良